玳瑁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我敢说看完这片的人,立刻幸福感爆棚 [复制链接]

1#

年末了,天气又冷,最近香玉感觉有点丧啊,咋整?

鱼叔给我推荐了一个治丧秘方(咦这个词似乎有点奇怪):

吃颗5毛钱的棒棒糖。

糖棍子在嘴里嘬一嘬,搅一搅,果然立马有了元气少女精神头。

再看一部关于糖果的片子,幸福感爆棚——

《走进工厂之糖果》

InsidetheFactory

《走进工厂》是BBC出品的一档非常受欢迎的纪录片,专门介绍英国食品工厂。

目前出了三季,新出的这一集,介绍的糖果工厂。

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工厂了。

车间里弥漫着馥郁的甜味儿。

糖果液体构成的彩色河流,简直太梦幻了啊。

甜食*人表示生理上遭受了极大的挑逗。

一团团半软的太妃糖,总是不听使唤摊成一坨,有一种奇妙的萌感。。。

还有以及片状糖果堆积而成的一座座小山,哗啦哗啦落下去。

全英国数一数二的糖果企业,当然要做严格的质量管控。

每个员工都秉持「我质检我骄傲」的爱岗敬业精神,喏,随时抓来一个尝尝味道。

(好羡慕这里的员工。。。)

吃甜不仅能让人味觉上得到满足,还真的能对人的情感产生作用。

工厂老板介绍,这里流行一种神奇的「同事婚恋」。

「这里有25%的员工,彼此是恋爱关系。」

在车间随便碰到的一个姑娘,她的老爸老妈就是在这里工作认识并结婚的。

这样的高配对率,相亲网站都要大写一个服气。

糖果的制作过程也十分有趣。

以一种咬起来嘎嘣脆的石头糖为例。

可爱多彩的外衣,糖芯还有一排小字,一看就令人食欲大增。

但没想到,它最初的模样居然这样蠢胖。

这当中门道多了去了。

首先,原材料哪里来?

想不到吧,居然是这么个玩意儿。

这个长得像红薯的家伙,其实是甜菜。

大部分糖果原料,都是从黑乎乎的甜菜头里提取的。

采收后,甜菜头被剁碎、蒸煮,变成糖水,结晶分离后变成我们常见的砂糖。

然后,就是如魔法一般的上色。

砂糖和葡萄糖重新融化,铺展于工作台冷却,注意此时糖块几乎是透明的。

操刀师傅从抽屉里掏出一罐粉状物,往里添加一点,透明糖块就瞬间变成鲜艳的红色和*色。

跟油画一样,好看极了。

还有糖果中的字母是咋弄的呢?

用白色和深红色糖块,捏成巨型字母。

(字母E)

然后塞进鲜艳的外壳里。

铛铛铛,石头糖の母体肥胖登场(这尺寸也太夸张了)。

减肥有秘方,全靠师傅手活好。

扯一扯,揉一揉,扭一扭,大胖子就拥有了细细的腰身。

再用切割机轻轻一剁,就能吃了。

这哪是在工作,分明是大型家庭亲子手工活动的现场啊。

还有粉末糖、棒棒糖、太妃糖,五花八门的制作方法,真的是多姿多彩。

当然,BBC出品,自然少不了拿手的冷知识。

比如,如今5毛一颗的糖,中世纪时可是上流社会才能用的奢侈品。

并且被当做药品,用于治疗各种疾病。

因为糖能刺激人体释放内啡肽,简言之,就是令人爽的物质。

所以古代人不管是喉咙痛,还是消化不良,都来一勺糖吃吃。

另外,糖果中有一种天然色素,居然来自昆虫。

一种名为「胭脂虫」的昆虫,研磨后可以产生天然的粉色,实力天然好看哦。

再比如,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,对「什么才是好吃的糖」居然有着巨大分歧。

英国人,妥妥的甜*。

就喜欢发腻的甜,不甜不爽。

北欧人,咸*。

前调一定是盐咸味,在佐以后调微甜。

因为他们在极寒地区,常年习惯食用盐腌制的高咸食物。

日本人,酸*。

这种酸口,令英国人都这个模样了。

「哎呀妈酸的我眼睛都要爆掉了」

日本人甘之如饴。

因为日本人日常餐饮里,就不喜欢太甜的食物。

忍不住想高歌一曲「酸酸甜甜就是我」。

可是,虽然糖令人产生幸福感,它也有一段黑暗的历史。

18世纪,英国作为嗜糖大国,在殖民地种植蔗糖。但需要大量的人力,而这推动了血腥的奴隶贸易。

巨大的商业利润,也带来巨大的人性损失。

从年代之后,废奴运动轰轰烈烈展开,废奴主义者们意识到蔗糖和奴隶制度密不可分,于是号召人们抵制蔗糖。

「在奴隶制下,吃掉很多糖就等于在吃人肉,因为有太多非洲人,因为生产你消费的糖而丧命。」

而当时大约30万民众,都自反参与了这一抵制活动,令蔗糖公司们损失惨重。

这项运动,成为废奴运动的有力武器。

原来,就算是普通的糖,都藏着复杂诡谲的动荡历史。

而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一点小小的善举,改变历史的发展进程。

所以,最后一个问题,请问国内哪里有类似的糖果工厂?

香玉想过去解决一下人生大事呀!

想看的鱼友,b站有资源

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······

?请收好,年国产影视女婊排行榜?他把一生过成了一首诗,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灵*?今年最爽的撕逼戏,人人头上都戴点绿?电影没说谎,熟人比陌生人更凶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