苯丁酸氮芥价格 https://m-mip.39.net/czk/mipso_4324680.html年资料
自然情况
位于彰武县中东部。东与兴隆堡、二道河子乡接连,西、北接前福兴地乡,南接城郊乡。总土地面积73平方公里。共有2,户,9,ロ人。辖7村民委员会、39自然村。乡人民*府驻地兴隆山,位于彰武县人民*府驻地彰武镇北,相距6公里。乡名以驻地而得。
兴隆山乡土地平坦,属本县低洼易涝地区。耕地面积40,亩。以农业为主,作物为玉米高粱、谷子、大豆、向日荽、甜菜等。因其土质多适种甜菜,近年甜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。境内有兴隆山水库,可灌溉7,亩土地,养鱼事业亦有发展。
乡办工业已有农机、综合、皮毛等厂,年产值近20万元。全乡有中学1所,小学7所和1所医院。乡人民*府驻地设有供销、邮电、中、医院等单位。全国铁路先进单位孙家养路工区在该乡赵家村境内。大郑铁路由境内通过,设有新兴隆火车站。丹霍公路和彰开公路亦均由境内通过,属交通便利地区。
*区沿革
该乡于民国时属本县第一区长坨子村。
伪满时期为兴隆村。国民*统治时期属兴隆乡。
年冬彰武解放后为本县第三区所辖。年划乡时为县直属的兴隆山乡。年10月属兴隆堡人民公社。年5月人民公社体制调整时,从兴隆堡人民公社划出兴隆山、赵家、花家、长坨子、老虎5个生产大队,建立兴隆山人民公社。后又增设三合、田家生产大队。年4月改为兴隆山乡。
村屯名字及由来
兴隆山村民委员会
驻地九间房。位于兴隆山乡中部。地势为北高南低,北部有少量丘陵,南部低洼易涝。耕地7,亩,以农业为主。全村户,1,ロ人。辖4自然村。以辖区内兴隆山得村名。九间房自然村系兴隆山村民委员会驻地。位于兴隆山西北,相距1.2公里,县城北6.5公里。耕地1,亩。82户,口人。清宣统年间已形成屯落。相传建村时因盖有相连九间房得名。村内设有小学,村北有敬老院,附近建有烈士纪念塔。兴隆山自然村系兴隆山乡驻地。在地河西岸,彰开公路转折点西侧,县人民*府驻地彰武镇北,相距6公里。村内有乡人民*府机关、供销社、中学、医院等单位。耕地1,亩。86户,口人。清宣统年间建村,依人名命地名“高彦窝堡”。伪满时期以附近有浅山,更名兴隆山。村中文化站房前地为金代遗址。碱锅自然村位于兴隆山南偏东,相距1.4公里。彰开公路从村中通过。耕地1,亩(碱性土壤)。83户,口人。清宣统年间建村。因居民曾在此地设锅熬碱得名腰高坨子自然村位于兴隆山西北,相距2.9公里。地河西岸。耕地2,亩。户,67口人,清宣统年间建村。以地处高坨子中间而得名。赵家村民委员会驻地赵家窝堡。位于兴隆山乡西北部。大郑铁路纵贯境内。土地平坦。耕地6,亩,以农业为主。全村户,1,ロ人。辖6自然村。村以驻地得名。赵家窝堡自然村系赵家村民委员会驻地。位于兴隆山西北,相距3.9公里。县城北偏西9公里。村西有大郑铁路及丹霍公路通过。设有新兴隆火车站。有公路养路道班。村西铁路东側有供销商店及赵家小学。耕地2,亩,土质肥沃。21户,口人。开是后以先有赵姓定居而得名。王家窝堡自然村位于兴隆山西北,相距3.9公里。大郑铁路从村中通过。耕地1,亩。88户,口人。清光绪年间已形成屯落,系王恕(民国及伪满初期,曾任彰武县长)的地窝堡,曾名“王恕窝堡”,解放后改为王家窝堡。平安堡自然村位于兴隆山西北,相距5.8公里。大郑铁路西侧。耕地1,亩。户,ロ人。清光绪年间建村。居民祈求吉祥命地名为平安堡。附近有“平安堡遗址”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新兴隆自然村位于兴隆山西北,相距4.7公里。大郑铁路东侧,约50米,系新兴隆车站职工住宅区。稍北处有孙家养路工区,为全国铁路先进单位。新兴隆火车站年6月建,年郑家屯铁路分局授予新兴隆火车站为红旗站。北地自然村位于兴隆山西北,相距4.8公里。地河西岸,大郑铁路东侧。耕地亩。30户,口人。清光绪年间建村。以该村在赵家窝堡北,而得名北地。西北街自然村位于兴隆山西北,相距5.2公里,大郑铁路西側。耕地亩。20户,90ロ人,清光绪年间建村,以该村位于王家窝堡西北而得名(别名西坨子)。花家村民委员会驻地腰花家。位于兴隆山乡西南部。大郑铁路纵贯境内。地势平坦。耕地6,亩,以农业为主。全村户,1,ロ人。辖7自然村。以驻地得村名。腰花家自然村系花家村民委员会驻地。位于兴隆山西南,相距2.8公里,县城北偏西4.1公里。设有花家小学。耕地亩。35户,ロ人。清宣统年问有花占润的先人来此地定居,形成屯落后名花家窝棚。解放后习惯简称花家。由于屯落增多,今分为花家、前花家、后花家。后花家自然村位于兴隆山西南,相距2.9公里。大郑铁路东侧。耕地亩。40户,口人。地名含义见腰花家。前花家自然村位于兴隆山西南,相距3.1公里。大郑铁路东侧。耕地亩。48户,口人。地名含义见腰花家。丛家窝堡自然村位于兴隆山南偏西,相距3.1公里。大郑铁路和彰开公路中间。耕地1,亩。73户,口人。清光绪年间建村。村因姓氏得名。刘家街自然村位于兴隆山南偏西,相距2公里。村东靠近彰开公路。耕地亩。34户,口人。清光绪年间建村。以姓氏得名。东杨家窝堡自然村位于兴隆山西偏南,相距2.7公里。大郑铁路、丹霍公路东侧。耕地1,亩。60户,ロ人。民国十五年(年)建村。以姓氏和方位得名。西杨家窝堡自然村位于兴隆山西偏南,相距3.2公里。大铁铁路、丹霍公路西侧。耕地1,亩。77户,ロ人。清光绪年间建村。以地处东杨家窝堡之西得名。老虎村民委员会驻地腰中合堡。位于兴隆山乡东南部。土地平坦。耕地4,亩,以农业为主。全村户,1,ロ人。辖5自然村。以老虎坨子得名。腰中合堡自然村系老虎村民委员会驻地。位于兴隆山南,相距4.1公里,县城东北2.6公里。小地河北向二支流中间。耕地1,亩。92户,口人。村内设有小学。清宣统年间建成屯落。因介于两河之间,谐其音称“中合(河)堡”。后屯落增多,今分为前中合堡、后中合堡。村南米处有一辽代遗址。后中合堡自然村位于兴隆山南偏东,相距3.4公里。村东、西各有地河支流。耕地1,亩。68户,ロ人。民国十九年(年)建村。村名含义见腰中合堡。前中合堡自然村位于兴隆山南偏东,相距5.3公里。耕地亩。63户,口人。伪康德十ニ年(年)建村。村名含义见腰中合堡。
西高家窝堡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南,相距2.6公里。地河西岸。耕地亩。63户,口入。年(伪康德十二年)建村。因处地河西岸,东岸有东高家窝堡,此地遂名西高家窝堡。西老虎坨子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南,相距3.9公里。地河西岸。耕地亩。47户,ロ人。年(伪康德四年)建村。据传此地坨岗上过去曾来老虎,取名老虎坨子,村在地河西岸,而得名西老虎坨子。三合村民委员会驻地腰古井子。位于兴隆山东南部。半丘陵、半平原地形。耕地6,亩,以农业为主。全村户,1,口人。辖7自然村。以辖区内三合成得村名。
腰古井子自然村系三合村民委员会驻地。位于兴隆山东南,相距4.6公里,县城东北6.6公里。地亩。4户,ロ人。民国五年(年)建村。地名来历见前古井子。村内设有小学。前古井子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南,相距5.9公里。耕地亩。40户,ロ人。清宣統年间建村。相传该地有早年遗井,而得名古井子。后屯落增多今分后古井子和腰古井子。后古井子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南,相距4.2公里。耕地1,亩。64户,口人。民国四年(年)建村。地名来历见前古井子。村西北有辽金时期进址一处,遗址中部有一古井,尚可使用。三合成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南,相距3.4公里。地河东岸。耕地亩。52户,口人。清宣统元年(年)已形成屯落,张姓等三个股东,集资在彰武县城开杂货铺,字号“三合成”,村名以商号名称而得。东老虎坨子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南,相距4.4公里,地河东岸。耕地亩。22户,91口人。年(伪康德三年)建村。与地河西岸的老虎坨子冠以东西方位区別之。东高家窝堡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南,相距2.9公里。地河东岸。耕地亩。36户,ロ人。年(伪康德八年)建村。地处河东,西岸有西高家堡窝,此村遂称东高家窝堡。苏家街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南,相距3.5公里。耕地亩。20户,89口人。民国二年(年)建村。以姓氏得名。前长坨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前长坨子。位于兴隆山乡中东部。地属半丘陵、半平原。耕地4,亩。以农业为主。户,口人。辖6自然村。以驻地得名。前长坨子自然村系前长坨子村民委员会驻地。位于兴隆山东北,相距1.6公里,县城东北7.4公里。北靠兴隆山水库。耕地1,亩。6户,ロ人。民国十六年(年)建村,以村西有约5公里长的坨子取名。村内设有小学。腰长坨子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北,相距2.2公里。地河东岸。耕地亩。35户,口人。民国十七年(年)建村。因地处前、后(北)长坨子中间,取名腰长坨子。前道木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偏北,相距1.3公里。地河东岸。耕地1,亩。46户,口人。地名约为蒙语“前德门”转音,意为“宝石”或“珍宝”。旧名“千徳木”、“千德木坨子”,见宣统元年(年)《彰武县與图》、年《彰武县志》。东程家窝堡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,相距3.1公里。彰开公路北侧。耕地亩。28户,口人。年(伪康德三年)建村。以姓氏取名,此村在西程家窝堡东,因名东程家窝堡。
西程家窝堡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偏北,相距2.1公里。彰开公路北侧。耕地亩。23户,口人。民国元年(年)建村。以姓氏得名。村在东程家窝堡西,因名西程家窝堡。西大坝自然村位于兴隆山东偏南,相距2.3公里。彰开公路南侧。耕地亩。7户,34口人。民国二十年(1年)建村。以西面地河大坝取名。田家村民委员会驻地西田家窝堡。位于兴隆山乡东北部。地河东岸。耕地4,亩,以农业为主。土地平洼。全村户,ロ人。辖4自然村。以驻地得村名。西田家窝堡自然村系田家村民委员会驻地。位于兴隆山北偏东,相距3.3公里,县城东北9.3公里。耕地1,亩。52户,ロ人。村建于民国八年(年),因姓得名。村内设有小学。东田家窝堡自然村位于兴隆山北偏东,相距4.2公里。兴隆山水库东侧。耕地1,亩。50户ロ人。村建于清宣统二年(年)。因姓得名。北长蛇子自然村位于兴隆山北,相距3.1公里。兴隆山水库南侧,地河东岸。耕地1,亩。45户,口人。清宣统元年(年)建村。地名含义见前长坨子。头道窝堡自然村
位于兴隆山北,相距5.3公里。兴隆山水库东侧。耕地1,亩。40户,ロ人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年)建村。据传是以这里土地好,称此地为“头等窝堡”,后传为头道窝堡。
图片:来源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