玳瑁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看看诗经中的珠光与宝器 [复制链接]

1#
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 https://cm.39.net/bjzkhbzy/240218/b6ms3ui.html

饰品作为锦上添花的装饰之物,虽然既不能裹腹,又不能蔽体,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一直以来,对它的孜孜追求。

早在石器时代,就有了用石头磨成的配饰。而在之后的岁月里,饰品更是越来越精致,越来越华美。

“足下蹑丝履,头上玳瑁光。腰若流纨素,耳着明月珰。”

“花钿委地无人收,翠翘金雀玉搔头。”

“玉蝉金雀,宝髻花簇鸣珰,绣衣长。”

……

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《诗经》中不乏种种精美的饰品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先秦时期人们生活里的“珠光”与“宝器”。

君子偕老,副笄(jī)六珈(jiā)。委委佗(tuó)佗,如山如河。——《风鄘风君子偕老》

1、笄

常看古代小说的人应该对这个字不陌生,因为一个词的出镜率特别高:及笄之年。及笄之年指的女孩十五岁的年纪。古时女子十五岁就到了结婚的年龄,若有婚配,满十五岁就要把头发绾起来,戴上簪子;若无婚配,到了二十再用簪子,把头发挽起。

“笄”指的就是绾发的簪子,但是是不定冠的簪子。为什么要强调不固定冠呢?因为在古代簪子可不是女性的专属,男子也是需要簪子来固定发冠的。所以笄指的只是女子带的簪子。

2、珈

珈是斜玉旁,自然是与珠宝有关,虽然现在对于精美华丽的首饰统称为“珈”,但在过去珈是有特定意义的。古人将簪子上的珠宝玉饰,称之为“珈”。

在先秦时期,可不是家里有钱,就可以无限制地往簪子上镶嵌珠宝。珈的数量是用来显示身份的,亦如诸侯们出行时拉车马匹的数量,数量越多则身份越高地位越尊贵。而“六珈”正是侯伯夫人才可以使用的。

有匪君子,充耳琇(xiù)莹,会(kuài)弁(biàn)如星。——《风卫风淇奥》

3、充耳

充耳,是悬挂在冠冕的两侧,下垂到耳边的一种配饰。材质有香木、宝石、玉石等等,不同地位的人佩戴不同材质的充耳。

作为配饰,它的功能性更多于装饰性。之所以叫充耳,是因为它有避听的作用。当不想听到声音的时候,可以用它将耳朵堵上,充耳不闻这个成语就来源于此。

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可能发现了,在一些符合史实的电视剧中,上朝的时候,无论是天子还是大臣帽子上都是带充耳的。冠配充耳是一种礼制,王公大臣们上朝之时,一定要恭敬站立,不得左右顾盼。因为如果脑袋左右一晃,充耳就会打到耳廓或是脸颊。

4、会(kuài)弁(biàn)

精美的配饰从来不是女子的专属,从古至今,男子的配饰也是数不胜数。但男子的配饰一般不会那么繁复,却总在细节之处十分考究。

会弁,指的是男子的鹿皮帽子。一块鹿皮缝制的帽子总有接口处。会弁如星,说的就是在鹿皮帽缝合的地方,镶嵌上美玉珍珠,闪闪烁烁,犹如繁星。

服其命服,朱芾(fú)斯皇,有玱葱珩(héng)。——《雅小雅采芑》

5、葱珩

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存在。古人认为玉是有灵性的,代表着吉祥安康。另一方面,玉的特质也代表着儒家追求的君子品德:“仁、义、智、勇、洁”。

东汉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:“玉,石之美者有五德。润泽以温,仁之方也;勰理自外,可以知中,义之方也;其声舒扬,专以远闻,智之方也;不挠而折,勇之方也;锐廉而不忮,洁之方也。”

既然玉有五德,那么君子佩玉既有自比,又有自省的意味。《礼记·玉藻》中记载:古之君子必佩玉。

葱珩,指的就是青色的佩玉。葱是深绿的颜色,珩是玉佩上部的横玉,其下再系玉石。服其命服,朱芾斯皇,有玱葱珩:穿着朱衣黄裳的命服,红色敝膝闪闪发光,深绿色的佩玉锵锵作响,将军非凡的气度跃然纸上。

乃生男子,载寝之床,载衣之裳(cháng),载弄之璋。——《雅小雅斯干》

6、璋

人们常把生男孩称作“弄璋之喜”就出自于此。那么“璋”指什么呢?

唐代苏鹗的《苏氏演义》卷下:“夫瑞节者,有五种:一曰镇圭,二曰牙璋,三曰穀圭,四曰琬圭,五曰剡圭。”

瑞节就是所谓的玉节,是古代天子、王侯派大臣大臣远赴外地时,所拿的玉制符节凭据。“牙璋”就是凭据的一种,是调动军队的信符。

《礼记祭统》:“大宗执璋。”

古代宗法制度中,嫡系之中最年长的男性称之为大宗。在祭祀的时候,只有地位最高的大宗才可以拿着璋。

无论是成为调动军队的将领,还是成为家族地位崇高的大宗,“弄璋”都是亲戚朋友,对刚出生男孩的祝福。

鞉鼓渊渊,嘒嘒管声。既和且平,依我磬声。——《颂商颂那》

7、磬

中国传统的乐器依据制作材料的不同,分为八音,即“金、石、土、革、丝、木、匏、竹”八类。磬属于八音之一的石乐,是一种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,形状像曲尺。

磬的形成年代很早,早在石器时代,人们磨石做工具的时候,发现不同的石头敲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,于是就开始磨石做磬。后来慢慢变成了用玉石制成的可以发固定单音的特磬,再后来人们把特磬成组使用演奏乐曲,形成了具有一系列固定音调的编磬。

那么如何能保证编磬中的磬片发出固定的音调呢?“凡乐器,厚则声清,薄则声浊。”《考工记·磬氏》中记载了古人调整磬发声音高的方法:“已上则磨其旁,已下则磨其端”。当感觉磬的发音过高时,就打磨磬的两面,使其变薄;当感觉磬发声过低时,就打磨其两端,使磬体相对变厚。凭借这样的办法,古人让一组组玉片完美地呈现了各种音调,敲击出了一曲曲清扬的乐章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