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
陈渊
人海茫茫,阅人无数。在人海中,也许是缘分,我认识这样一个不算朋友的朋友。他乃永州市零陵人氏。大名蒋连富。今年五十有八,高一米六八,不高不矮,眉清目秀。平日里常戴幅玳瑁宽边老花镜。像个老学究。一双深邃如电的眼睛,仿佛能洞穿世上所有世俗之人和事。腹有诗书气自轩。谈吐优雅,海阔天空,云淡风轻。上知天文,下识地理。古往今来,似乎无所无知。谈起历史,朝朝代代如数家珍。平生对古玩尤爱有加,如痴如狂。闲时里,为打发寂寞,偶尔也拉拉二胡,吹吹笛子,唱唱小曲。这是他额外的娱乐爱好。
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唯有古玩行,就是皇帝都惧怕三分的第一行业。可它却源远流长至今尚长盛不衰。据官方数字统计,全国从业人数达几千万之众。凡大中小城市遍地开花,如雨后春笋,店铺林立。在求富的浪潮中,有一夜暴富者,有昙花一现者,有“新官”上任三把火,正干得热火朝天者,更有因水太深,败下阵来,“辞官”不做者。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而蒋连富,审时度势,在汹涌的浪朝中,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。始终是个弄潮儿。
蒋连富是个聪明有为之人。长期摸爬滚打在古玩场中。是个翘楚,鹤立鸡群的佼佼者。行内人公认他是个古灵精怪的老古董。他善于学习,以藏养藏;他工于心计,老成持重;他老谋深算,难测高深。其家里,陈设古色古香,琳琅满目,文化底蕴深厚。大门口自撰一联。上联:弘扬古代文化,下联:珍藏传统稀籍。横联:私人书院。里屋藏书阁门联是:上联:家藏千古奇书不卖,下联:身有万钱财物勿显。横联:留与子孙读。对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,情有独钟。一生爱古玩胜过妻。
别人说父传子甲天下。而他不以为然。也许是他儿子们没天赋,偏偏对古玩没感情,宁可上班干他们的事业,做他们的工作,也不愿随父学一势半招。每逢各地开古玩交易会,难得少了他的足迹和身影。在人山人海的市场里,捕奇猎艳,常常不满载不归。特别有趣的事是,摆摊的贩子,深知他精通,很难忽悠到他,并侥幸能赚到大钱。故开始时,也不太待见他,敬而远之。背地说,老古董,古灵精怪。除非,散场快要收摊了,余下卖不掉的或不便带回,亦或没开张缺路资的,才热情招唤他去。他也乐意听招呼,看有没有他喜欢要的,价格自然由他说了算。货真价实,并低于市场价的也乐意接受,并多少买点,并不太为难小商小贩使之失望。
他学识广博,博古通今,心细如发,善于捡漏。一次见他在地摊上跟一乡下小贩讨价还价,将一大捆,连别人瞧都不瞧的废旧发黄发黑,甚至脏兮兮的废纸以最低的价格收入囊中。旁人大都以为发癫了,钱没地方撒!纸烂如乱花,有的虫蛀如铜筛。粗看大都认为不值钱的废纸而已。然而,事后很久才知,那宋纸,一页值千金啊!
蒋连富独具慧眼又有魄力和果断。买别人古董从不声张也不露声色,声东击西,顾左右而言他。当别人云里雾里,摸不着头尾时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当即果断还价,三言两语,一锤定音,交钱拿货走人。对跟他彼此彼此圆滑厉害之人,有如打太极刚柔并进,有如喝功夫茶软磨慢泡,不达目的不罢休。太多的强人都败在他的毅力和韧性面前。他总是,好像有买不完的宝贝,用不尽的钱。后经多方了解。原来他善于经营,以藏养藏。在各个时期以最低的价格收进,待价而沽。看准时机,将几年,甚至十几二十年前的老货有价时就出让。多余重复的书才卖。自己留下的精品一概不卖。当大都生意惨淡不景气时,纷纷抛货了。他则反其道,剑走偏锋,大量吞进,越是别人不要,或看不上的,就超前购藏。
现今,蒋连富家藏有:瓷器类、老木雕工艺品类、玉、铜器类、书籍类等五花八门。特别值得称道的是。藏有各类古籍木刻版的善本,孤本众多。总量多达一万多近二万本。如:医药类、奇书迷信类;佛、道、儒,三教齐全;天文史地类、古地图类、课本科举考试类、文人名人信札手抄类、红色书刋杂志主席选集语录类,等皆成系列。木刻版康熙字典完整套,多达二十几部。开个把古籍书籍博物馆绰绰有余。当地文化部门多次想收购并邀请他办展,而他不肯出山,也不差钱而被一一谢绝。记者多次上门求访,免见,也不让报道。
他就是这样个糟老头――老古董。记得他经常挂到嘴边的几句话。不合作,不参与,不受访。人怕出名,猪怕壮。出檐的橼子烂在先。书能化愚,留与子孙读。百年后,随儿捐国送人,由他去……
——————End——————
作者
陈渊,全州县食品公司下岗职工,打工为生,四海为家。空闲时写写打油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