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fengcai/hj_bjzkbdfyy/学二胡·解疑问(一)文/耘耕答:二胡始于唐朝,称“奚琴”,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又名“南胡”“嗡子”等,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。它发源于蒙古一带,而当时称外族为胡人,故此乐器名之为“胡琴”;因其有两根琴弦,故又叫“二胡”。
答:-元之间的为好,如有“发展远景规划”,可先选择1元左右的二胡,这类二胡学后能考级,也能上台演奏了。太低档的、尤其是音质音色听起来不那么舒服的,会影响学习兴趣,故不可贪图便宜。
答:这无法一概而论。制作二胡的木料多为黑檀、紫檀、红木等,老红木应该很不错了,旧料小叶紫檀和明清旧料老红木已属珍品,正宗金星印度小叶紫檀和越南黄花梨可谓是典藏级别了。相对而言,黑檀、紫檀的清亮、结实、刚劲、大气些,老红木的浑厚、圆润、柔美、温文些,又实惠的也有名贵的,要看自己的喜好和经济实力选择购买。
答:蟒皮最佳部位是肛门以上3-4块,弹性相对较好,多用在高档琴上;应该说,蟒皮部位、质地、鳞格大小或蒙得是否到位,关乎到音质音色,而花纹主要是二胡的品相问题,与音质音色也许有关系,但不绝对(有人认为偏黄的较好,可有些黑亮的照样不错);鳞格大小既是品相问题,也与音质音色有着较大关系,因为鳞格过大,纤维粗,琴音可能会生硬;太小皮薄,会产生噪音,但蒙制琴筒较小的高胡、越胡、锡胡还是不错的。所以应当走出鳞格越大越好的误区,本人以为,汉韵二胡中高档二胡以10-13格为好,还有选琴音比选花纹重要。
答:这很难界定,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喜好。北方人、年轻人往往喜欢粗犷、遒劲些的,南方人、中老年往往偏向浑厚、甜润些的,还有,我听过张锐、闵惠芬、王国潼、宋飞、于红梅、朱昌耀、邓建栋、田再励等大师的二胡,他们的琴音都有一定的差别,但都好听,当然也存在某些缺憾,即说明十分完美的二胡是没有的。一般来说,只要新买的二胡听起来清晰干净、灵敏度好、通透圆润、不闷不僵,内外弦均衡协调,上下把位衰减小,偏亮一点有发展潜质的,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答:这要看自己对学二胡的兴趣程度了。如是说,学二胡有一定难度,从“千日胡琴百日箫”这句话中,就能知道。钢琴和一些弹拨乐器,随意弹,不会很难听,而二胡是拉奏乐器,若拉不顺畅和悦,就会像“杀鸡”“锯板”一样难听;但对于有决心毅力、非学会二胡不可的人来说,学二胡并不很难。他(她)们会不厌其烦、时常反复地去练、去提高,不知不觉中,哎,感觉来了,兴趣更浓了,渐渐地就奠定基础甚至具备一定功力了。至于窍门,除了用心多练、思辨外,似乎没有其他捷径了。
答:先学基本功,按弦、运弓、听音、内外弦切换、左右手协调、力求音准、控制噪声等一步步来,可从D调(1、5弦)开始,熟练操琴,慢慢地,再学G调(5低音、2弦),起初时,就选定这两个调学拉,不要贪多。最好找个二胡老师指点指点,待有一定基础时,慢慢学些简短的曲子小调。
答:有。当买来一把理想的新汉韵二胡后,你找准了琴码共振的最佳点(一般置琴皮中间偏上1毫米处),每天拉一拉,令琴皮不断震动,将震感传递到琴筒、琴杆上,逐渐产生磨合效果,尤其是琴皮,随着放射性震动,纤维的受力会均匀起来,慢慢地就“开音”了。民间的说法是,琴音如果比原先“堂”而“甜糯”了,就叫“开音”,一般需4、5个月,皮紧稍厚的可能要1年及以上。须补充说明的是,“开音”后琴声会变宽、变厚一些,有的变大些,而不是越来越大;声音过大,圆润度就会缺乏;有经验的师傅,制琴时就会两者兼顾。
答:因为新换的弦还未拉伸、震动过,所以声音会显得纤细、稚气些,其实它也有个磨合过程,但时间较短,一般边拉边调节三、五天就会舒展开来的。
答:我个人觉得会有差别。举个例子吧,我父亲也懂一点二胡,很喜欢,但不精,曾送过他一把新龙头越胡(皮略薄),7个月后,照理应该“开音”了,可结果声音还是有点发涩稚气,我去拉了几次,就开始变得好起来了,拉越剧韵味也更浓了。
答:假如在正常天气、无风无雨、温度适宜的情况下,声音是好的,就不用担心琴的问题。二胡声音时好时“坏”,往往与特殊气候有关,晴热天时亮一点、噪一些,阴冷天时轻一点、细一些,风雨天时钝一点、闷一些,这是正常现象。高温干燥天,对着蟒皮用嘴呵气几次并勤拉几遍会缓和的;阴雨泛潮天,可在琴盒琴筒一端放置干燥剂(有些食品包装内有的,注意留用)。
答:二泉琴较一般二胡筒子略大,六角稍扁(也有正六角的,扁八角的),琴杆稍长,琴弦略粗,称为二泉弦,有效弦距也须相应升高些,是专门为演奏阿炳等深沉浑厚、有沧桑感的二胡曲设计制作的,如《二泉映月》《寒春风曲》《听松》《流波曲》《汉宫秋月》等(不只《二泉映月》一曲)。其他胡琴如一般二胡、扁八角二胡、中胡等,只要驾驭水平高的,也可以拉,但“二泉味”不那么足,哪怕换上二泉弦,也稍有欠缺感。
答:我以为,阿炳那个时代,二胡相对没有今天精致标准(现在仍有所差别,但不十分明显),也许他的二胡筒子较大,或是用毛竹管做的,而用丝弦(非钢丝弦)是肯定的,且又是中老弦(均较粗),共鸣也大些,拉起来就显得粗犷、朴拙、凄美,有沧桑感,即产生一种特殊的二胡味,由于这些因素融合,阿炳奏出了著名的“依心曲”《二泉映月》。一般丝弦容易断,而阿炳是盲人,经常换弦很不方便,他索性用较粗的中老弦以延长使用寿命,不料竟发出如此恰到好处的古拙琴音,真乃天意。尽管较粗的丝弦没有钢丝弦拉来好听,录音设备和环境也不理想,但他还是凭自己的演奏功力,留下了不朽的二胡绝响。所以如今只好研制出一种汉韵二泉琴来,以尽可能模仿、接近阿炳的特有琴声,并非多此一举。若质疑汉韵二泉琴,就有点钻牛角尖之嫌了。
答:驾驭好运弓的右手,多练避免触碰琴筒的态势;在玳瑁处贴上布胶带,以减轻敲打声音;选择竹竿略微向外弹的弓子。只要打的不多,也没关系,演奏家都难以完全避免的。
答:原因比较复杂,上琴弦时有些扭转不顺直,或食指、中指按弦处起了茧,或这两个手指的指甲长而碰了弦,或琴皮有点干燥绷紧了,或琴垫大小、厚薄不恰当,都可能出现“啦”声或“吱”声,平时注意点细节或调试调试就可以了。偶尔响一下别在意,还是那句话,有时演奏家也难以避免,那叫“缺憾美”。
答:卸下琴码和垫子,剪一块比蟒皮略大的软棉布,打湿再绞干(千万不可太湿),敷在蟒皮上,待蟒皮泛潮,取下棉布,到通风处晾干(切忌曝晒),就会改善。但缺乏耐心或不得要领者还是不试为好。
答:很简单,用适当万能胶涂在断裂处粘上,尽可能紧密契合些,用手按住一会让其固定,过一段时间用细砂在“伤口”轻轻打磨一下,再用牙膏(别沾水)擦拭。
答:另外,千斤高度(位置)因人而异,成人一般离琴筒38-40厘米,二泉琴42厘米左右,小孩相应低些,宽度离琴杆1.6厘米,二泉琴1.8厘米,绑7、8圈即可;琴码材质、大小、高矮、密度、底盘厚薄因琴而异;琴垫(制音垫)材质、大小、厚薄、高低因天气而异。琴码、琴垫灵活选用。还有琴轸死卡擦肥皂,跑弦擦粉笔灰。换弦时须同一牌子两根同时换,一般半年或一年换一次(视具体情况而定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