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受权转载自“星球研究所”(ID:xingqiuyanjiusuo)
海阔天空之城
文
星球研究所
很难用一个词语来描绘广州
这个城市拥有太多标签
它的自然环境优越
四季鲜花盛开
名曰“花城”
(花团锦簇的广州有轨电车,摄影师
李剑华)
▼
它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
是中国重要的商业门户
号称“千年商都”
(广州东塔,摄影师
静言)
▼
它的人民融会八方
尤以吃为“专长”
人称“食在广州”
(广州美食:虾饺、凤爪、蒸排骨、烧卖、牛肉丸,图片源自
VCG)
▼
而如果从地理的角度解读
广州最重要的特质莫过于
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
远离政治中心而濒临大海
正所谓
“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”
广州的风气自由开放并包容
吸引了无数弄潮儿聚集于此
历经多年
终于将它打造为中国独树一帜的
海阔天空之城
(广州在中国的位置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)
▼
故事
是从一片蛮荒开始的
Ⅰ
拓荒者
公元前年
秦始皇扫灭六国
随即展开两大战略
北击匈奴、南平百越
50万大军挥师南下
兵锋直指岭南
(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平百越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)
▼
当时的岭南尚是一片蛮荒之地
越城岭、都庞岭、萌渚岭、骑田岭、大庾岭
构成了它的外围屏障
山高谷深、瘴气重重
这些山岭合称南岭
(岭南地形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)
▼
好不容易翻越大山的秦军
又遭到土著南越的顽强抵抗
他们身材矮小、剪发文身
在征战中时常杀俘取头
以首级祭奠神灵
秦军伤亡惨重
连统帅也死于越人之手
(船纹铜提筒,古代越族储酒的器物,上方绘有“羽人”战士提敌首级或执宰俘虏的画面,图片源自
南越王墓博物馆)
▼
历经四年之后
岭南终于平定
然而局势依然不稳
营建坚固的城池成为控制岭南的关键
但它的面积如此广袤
哪里才是筑城的最佳选择?
纵观岭南地理全局
周边山地发育出了三条大江
按照方位分别名为西江、北江、东江
三江奔流,如同岭南的血脉
是为珠江水系
它们在下游交汇
冲积出了珠江三角洲
(珠江水系图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)
▼
三角洲的中心即是广州的所在
它依山傍水、通达三江
显然是控制岭南的关键
(现代广州地形图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)
▼
其地势从北往南依次降低
最北部
九连山海拔可达-米
坡陡谷深、重峦叠嶂
(从化区溪头村附近山峰,摄影师
吴昊)
▼
再往南
海拔逐渐降至多米
群峰在雨后白云缭绕
因此得名白云山
(白云山,摄影师
陈碧信)
▼
继续往南
海拔降至75米
是为越秀山
(越秀山,摄影师
沈智恒)
▼
山地中降水增多
瀑布飞流直下
(白水寨瀑布,摄影师
李程光)
▼
聚水成湖
(流溪湖,为现代水库,摄影师
温金溪)
▼
宽度超过5米的河流
多达条
(流溪河,现今正在举办马拉松赛,摄影师
李程光)
▼
这些河流奔流入海
珠江八大入海口中有三个位于此处
它们多以“门”为名
包括虎门、蕉门、洪奇门等
入海口面对的海域即为伶仃洋
(珠江入海口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)
▼
山海之间则是冲积平原
平原上还散布着一些台地
海拔不过40-50米
却也以山为名
如番(pān)山、禺(yú)山
公元前年
秦人拓荒者的城池在此拔地而起
他们以番山禺山之名命名城市
即番禺
有着多年历史的广州城
正式诞生了
(番禺城位置示意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,依据潘安《商都往事》王永平《广州》;也有人认为“番禺”原意为“蕃邦蛮夷之地”,番山禺山是因城而得名;底图中的珠江为现代位置,以下同)
▼
在美丽的传说中
五位仙人骑着五只仙羊
踏着彩云来到广州
为拓荒者送来了稻谷、耕种技术
广州因此又被称为羊城
(五羊传说发生时代已无法考证,下图为越秀山的五羊雕塑,摄影师
郑树强)
▼
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
番禺城是一个相当“穷酸”的开始
它周长只有米
是天安门广场面积的1/9
周围还有随时可能反攻入城的土著
而且天高皇帝远
缺乏中原腹地的支持
萌芽中的广州城
是如此狭小、如此偏远、如此脆弱
它如何才能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呢?
Ⅱ
远航者
广州离皇帝很远
却离世界很近
因为中国是典型的季风国度
每年冬季
风自北而南从大陆吹向海洋
(冬季风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)
▼
每年夏季
风又自南而北从海洋吹向陆地
(夏季风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)
▼
东南亚、印度、阿拉伯的商人
借助季风的变化
在南海海面上南来北往
广州正是他们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站
(古代广州与世界的联系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)
▼
驻扎在广州的秦军和他们的后代
成了最早的海洋商业远航者之一
秦军的统帅也摇身一变
成为南越国的国王
远航者们借助季风
建立起和海外的联系
他们的船只形体高大、结构复杂
一艘船便配备十余位桨手
来自非洲的象牙、犀角
进入了国王的宫室
(犀角形玉杯,用一整块青玉雕而成,历经两千年依然有着温润的光泽,现藏于南越王墓博物馆,摄影师
柳叶氘)
▼
南越国出产的陶器
则在远渡重洋中
遗落在南海西沙群岛的甘泉岛
(南海甘泉岛卫星图,曾在此发现南越国时期的陶器)
▼
积累了财富的国王
仿照中原帝王金缕玉衣的样式
为自己制作独一无二的丝缕玉衣
(第二代南越王的丝缕玉衣,出土时已经散乱,由专家耗时三年才得以复原,现藏于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,摄影师
柳叶氘)
▼
广州的城池也变得更大
达到了天安门广场的3/4
但仍只有汉长安城面积的1%
(南越国广州城,后世以国王之名称其为赵佗城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,依据潘安《商都往事》)
▼
真正的转折出现在唐代
出身岭南的宰相张九龄在回乡时
深感岭南交通之不便
于是力主开凿贯穿南岭山地的新路
广州与内地的交通阻塞被打通
内地连接了广州
广州又连接了海洋
(唐代广州与北方陆路交通示意,制图
张靖)
▼
海洋的运力强大
陆上需要数百头骆驼驮运的货物
海洋上一艘海船便可以全部装载
安史之乱之后
陆上丝绸之路阻断
海上丝绸之路迅即取而代之
如同张九龄所言
(出自唐代张九龄《望月怀远》)
▼
“海上生明月”
远航者的队伍急剧扩大
中国的丝、瓷、铁器、铜器、茶叶
大量销往海外
海外的珍宝、象牙、药材
也纷纷进入中国
(出自唐代韩愈《昌黎先生集》)
▼
“外国之货日至,珠香、象犀、玳瑁奇物,溢于中国,不可胜用”
不慎跌落江中的珠宝
在传说中化成一块巨大的海珠石
珠江因此得名
(唐代玻璃碗,产于西亚,胎体最薄处不足1毫米,现藏南越王宫博物馆;当时外国玻璃工艺精湛,深受国人喜爱)
▼
唐宋时期
十万海外客商云集广州
广州成了货通天下的东方大港
城市的管理者为此专门划定外国人居住区
允许外国人自建围墙
并可以保留自己的语言、风俗
即“蕃坊”
(唐代蕃坊位置图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,依据潘安《商都往事》)
▼
市舶官员驻扎广州
这是中国最早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
他们专门负责验货、收税
当外商返航时
还负责在珠江畔举行饯别宴会
皇帝龙颜大悦
因为朝廷增加了一项全新的收入
关税
宋高宗在诏书中说道
(出自《宋会要辑稿》)
▼
“市舶之利,颇助国用,宜循旧法,以招徕远人,阜通货贿”
城市不断扩大
广州人干脆铲平了番禺二山
往东、南、西三个方向全面扩张
宋代广州城的面积是唐代的四倍以上
南宋诗人陈与义有诗云
(出自陈与义《雨中再赋海山楼》)
▼
百尺阑干横海立
一生襟抱与山开
(宋代广州城,制图
张靖/星球研究所,依据潘安《商都往事》)
▼
货物贸易火热开展的同时
海外神灵的使徒也由广州登陆
佛教禅宗始祖达摩
于南北朝时期来到中国
他在珠江岸边禅坐传教
传教之处被后人称为“西来初地”
随后禅宗开枝散叶
在广州法性寺
众僧为“风动”还是“幡动”争论不休
在寺中隐居的岭南人惠能则一语惊人
“不是风动,亦非幡动,仁者心动”
于是
禅宗六祖正式在广州诞生
禅宗也在后来成为影响中国最大的汉传佛教分支
(法性寺即今天的光孝寺,摄影师
二中兄)
▼
繁盛的佛教
还吸引了文人雅士的